上一篇:《光棍节话题:为什么我没有男朋友?》

 

  人们向往甜蜜的恋爱,希望爱情能够一帆风顺,终成正果。在现实中,并非任何一个成年人都能够顺利谈恋爱,也并非每个人都适合谈恋爱。那么,怎样的人适合谈恋爱?谈恋爱需要哪些心理准备呢?情感心理咨询解读。

 

  一、独立自主,有清晰的界限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个体清楚的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责任和权利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又不侵犯他人的空间。

 

  从心理发展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一开始,当我们还是个婴儿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能力把自己个母亲区分开来,以为母子是一体的。当我们慢慢长大,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会逐渐分离出自己。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并没有完成这种分离,很多人会形成一种与母亲一部分分开,另一部分还在一起的状况,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换句话说,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人,他的自我与母亲之间的界限不清楚。

 

  界限不清的状态会投射到他所有的人际关系中,包括在恋爱中。具体表现是:一方面,他会过多地在爱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过度渴望被了解,不愿对自己负责;另一方面,他也会过多地想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过分热心、过分卷入、过度干涉,以便获得与别人融为一体的感觉。在与恋人的互动中缺乏界限,每天就会计较我爱你多些,还是你爱我多些。

 

  而完成了分离的过程的人,人际界限清晰,独立自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尊重对方,不会随意侵犯对方的自我边界。不会过分卷入别人的事,不会把恋人当成自己的一部分,不会利用别人实现自己的愿望,不会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别人身上,也不会胡乱猜测别人的心思,不会要求别人具有心灵感应的能力,不会要求别人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二、能够完整接纳恋人

 

  人们在谈恋爱的时候,看到的更多的是恋人的优点。一开始,我们以为对方是自己的理想恋人,而随着感情的进展,当你越来越了解对方,也会看到,恋人的缺点也在慢慢呈现出来。此时恋人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有些人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觉得对方是个“坏人”,开始恨对方;有些人则对恋人又爱又恨、爱恨交加;有些人则不允许自己恨恋人,一旦产生怨恨,内心就会有内疚感,甚至陷入了抑郁状态。

 

  有些人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会把别人理想化,或者妖魔化,或者两极分化。理想化使他容易爱上别人,但是,他所爱的不是真实的人,而是心中的幻影,这叫“投射”。有朝一日,当他发现对方并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就会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就把对方妖魔化。而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会集天使和魔鬼于一身,一会儿把对方理想化,一会儿把对方妖魔化,或者同时把对方理想化和妖魔化,又爱又恨,爱恨交加。

 

  而整合得比较好的人能够如实地看待对方,知道对方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所以,不会爱得发狂,也不会恨之入骨,更不会爱恨交加、反复无常。他的爱是含蓄的、适度的、稳定的。

 

  把对方当作完整客体,必然就会完整接纳。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缺点是他的人格的固有成分,是他的特点之一。如果接纳他这个人,就要连同他的缺点一起接纳。如果只接纳他的优点,不接纳他的缺点,老想改正他的缺点,说明还没有把他当成完整客体,说明整合尚未完成。

 

  爱一个人,需放弃好坏的评判,客观、中立、整体、全面地看待恋人;如实看待对方,知道对方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学会接纳对方本来的样子,连同他的缺点一起接纳。所以,不会爱得发狂,也不会恨之入骨,更不会爱恨交加、反复无常。他的爱是含蓄的、适度的、稳定的。

 

  三、整体性爱

 

  人际界限不清的人,会把性当成控制别人的手段,这是“情欲的投射性认同”,简称“色诱”;或者把性当成交易、讨好、报答的手段。整合不良的人会把性对象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器官或部位,例如胸、腿、肾、生殖器,热衷于其一而排斥其它;或者把性行为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孤立动作,例如窥视、摩擦、口交、生殖器交,热衷于其一而不能兼顾其它。他们连身体和动作都不能整合,更没有能力把精神和肉体整合起来,因为也不可能真正尊重对方。

 

  处于俄狄浦斯期的人容易乱交,甚至滥交,因为他们不是谈恋爱,而是寻找父母的替身。由于任何人都不能完全替代父母,所以只能不停地找下去。处于潜伏期的人则有强烈的性压抑或性恐惧,他们无法真正谈恋爱。

 

  性是深度的人际关系,缺乏自我同一性的人害怕进入这种关系,以免“迷失自我”。即使进入这种关系,也是身、心分离的。换句话说,身体进入了,但精神还在外面冷眼旁观。

 

  相反,整合良好的人,既不会对性过分着迷,也没有明显的性压抑或性恐惧,他对性的态度是积极的、投入的,也是相对比较专一的。

 

  对他来说,性不是某一个器官,或者某一个动作,而是整个人和一系列的动作。这个人由精神和肉体两个部分组成,两者都得到尊重。性行为包括边缘性行为、过程性行为、目的性行为,一个也不能少,不能简化过程,直奔主题。

 

  四、现实检验的能力

 

  谈恋爱没有固定的模式。所谓恋爱模式,其实是把童年的亲子关系投射到恋爱关系中去。然而,恋爱对象毕竟不是父母,旧的模式常常是行不通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这需要具备“现实检验”的能力。

 

  有的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把幻想当成现实,对真相视而不见,或者予以歪曲。他没有与对方互动,没有真正进入恋爱,而是自编自演了一出爱情悲喜剧。他没有爱上什么人,只是爱上了爱情。

 

  真正的爱情产生于互动,根据对方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没有固定模式,完全取决于“实际”情况。如果没有现实检验的能力,不会变通,不能随缘,过分“自我”,那是不可能得到真爱的。

 

  听说吧心理咨询推荐阅读:《面对爱情总是害怕自己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