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着网页,无意间刷到了一部微电影——《我们都不应该讨论爱情》。

 

  看到题目时,我以为又是一个普通的分手故事,但点开看完才知道,他们的故事,一点儿也不简单。

 

  故事的女主人公名叫阿乃,她的先生叫明龙。

 

  在周围的人看来,这是一对恩爱的小夫妻,他们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阿乃的身上却时不时地出现各种各样的伤痕,亲近的朋友都知道这些事,但从来没有问过阿乃。

 

  慢慢地,阿乃的好朋友对阿乃和明龙的感情产生了质疑,并旁敲侧击地提醒着阿乃。

 

  阿乃也曾想过反抗,在一天晚上,她偷偷往明龙嘴里塞了安眠药,但蕞后还是一颗颗取了出来,选择继续容忍。

 

  然而,阿乃容忍的结果却是:一次小型朋友聚会后,明龙再次施暴,并错手将她杀害。

 

  这部影片其实是一部公益片,所关注的主题就是“家庭暴力”。

 

  它通过受害者女主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逐渐迈向深渊的虐恋故事。

 

  影片所用的手法很隐晦,完全隐去了所有家暴画面,以至于很多人看D一遍的时候都没太明白讲的是什么,等看多几遍,才发现其中隐含的各种深意。

 

  我记得很多人在弹幕中发表了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阿乃不选择离开?为什么她依然待在明龙的身边?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片段:明龙在阳台看到楼下一对情侣在吵架,阿乃也走过去看了一下,并和明龙讨论了起来,然而,他们讨论的重点不是那对情侣因什么而吵,而是“女的会不会走”这个问题。

 

  整个对话看似在讨论吵架的情侣,但更像是阿乃对自己内心的审问。阿乃一开始认为女的会走,暗示她自己内心有想要逃离的想法,但蕞后她却改口觉得那个女生不会走。这种想走又不想走的矛盾想法充斥着她的内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阿乃和明龙的关系就是一种受虐和施虐的关系。

 

  心理学家勒诺·沃克说过:“没有离开家暴的人,往往都与施虐者陷入一种被称作‘暴力循环’的反复关系模式中。”

 

  暴力循环包括了几个阶段:紧张的压力→急性暴力→和解与蜜月期→平静期。

 

  如果说这个循环只包括“紧张的压力”和“急性暴力”的话,那受虐者想要逃离的意愿就会强很多,并且会更有执行力,毕竟面对的是一个纯粹的施暴者,谁又能容忍得了?

 

  但要命的点就在于它有一个“和解与蜜月期”的阶段。有的施虐者在实施暴力后会为自己的暴力行为感到后悔且愧疚,在一段时期内会赎罪似地对对方疼爱有加,甚至比以前好很多倍,“打一巴掌,给一罐子糖”,受虐者沉浸在爱河之中,伤痛被弱化,记住了“糖”,忘记了“打”。

 

  这样的行为强化了受虐者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他们的关系还是很美好的,施虐者只是偶尔带着恶魔面具的天使,本身还是天使,总有一天他会脱下面具。

 

  影片中阿乃知道这段关系会导致她的死亡,甚至预感到自己很有可能会死在明龙手上。

 

  她意识上担心自己会在睡梦中死去,并向明龙“交代后事”。

 

  但情感上,她依然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明龙抱有病态的期待:

 

  “也许有一天,他会幡然醒悟,不再打我,我们就可以好好生活。”

 

  看到类似的情节,我们常常不理解家暴受害者为什么多数是忍了好几年才报警。

 

  这部影片恰好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因为这背后隐藏的是病态的期待。受虐者之所以能持续承受痛苦,不逃离,是因为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希望事情变得更好。

 

  不管是多么糟糕的恋爱关系中,往往也曾拥有过一些美好的生活片断,就像电影里,阿乃和明龙也有过甜蜜的时刻。但正是这些温情的、幸福的、美好的生活片段,让受虐者心怀期待。这种期待一天不死,受虐者就一天无法真正的离开施虐者。

 

  除了病态的期待,内在的恐惧也是阻止受害者逃离的原因之一。

 

  有心理专家指出,“这是每一个家暴受害者都知道而大众却不知道的原因,离开施虐者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在家暴的关系中,很有可能会发生杀害事件。在受虐者结束受虐关系之后,谋杀暴力事件有近80%的可能性会出现。”

 

  而且,很多受虐者由于早年的“被虐”经历与体验,会在成年后的两性关系中,表面上看似追求美好、幸福,但潜意识会寻找这种“熟悉感”,越熟悉,感到越安全。这也是很多受虐者明明很痛苦,却不断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的缘故。

 

  结语:现实中这样的虐恋并不少见,只是大部分受害者总等到事情无法挽回的地步才去寻求帮助。我们也不能去指责受害者的软弱,因为他们并非不想逃离,只是在这段关系中已深深地陷了进去,无法认清自己,甚至无法认清这段感情的真面目,甚至在不断升级的暴力中失去了逃离与反抗的本能。所以如果你处于这样的困境时,务必及时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和专业机构,通过专业的帮助,早日将自己从深渊中解救出来,阻止暴力的升级,不至于到无法挽回的地步。